从北京到乌兰察布,只需要坐两个小时的高铁。这座冬季寒冷漫长的城市,又将迎来一个热气腾腾的庞然大物。

一、落子乌兰察布

6月6日,快手宣布将投资百亿元,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市建立智能云大数据中心,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不过,为何快手会选择将数据中心落子乌兰察布? 

一是当地产业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乌兰察布所处的内蒙古自治区对大数据产业十分重视,曾多次到组团到贵阳取经。终于,在2017年12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0年)》,提出要着力将内蒙古打造成为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奠定了“南贵(贵阳)北乌(乌兰察布)”的产业格局。

二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乌兰察布全年平均气温4.3℃,便于数据中心散热,PUE值(PUE值是指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乌兰察布水利资源丰富,输电经济便利。

而快手并不是第一家把目光投向乌兰察布的科技企业,目前已经有包含华为、阿里、苹果等在内的多个数据中心项目落地乌兰察布。

二、百亿入局云计算

乌兰察布大数据中心是快手第一个自建超大规模互联网数据中心,也是国内最大的专门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的数据中心。据悉,该数据中心体量在业内仅次于腾讯、阿里巴巴,将由快手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独立完成整体的概念设计。

据了解,快手乌兰察布大数据中心(IDC)应用一系列领先技术,共计占地约500亩、容纳30万台服务器,第一批IT设备预计2021年底上线。该项目将支撑快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平台。 

为何快手会投资百亿,搭建自己的数据中心?

2020年初快手日活超过3亿后,数据处理需求正以每日超过10PB的速度高速增长。据罗超频道报道,3亿DAU后,快手用户大盘依然在高速增长,易观数据显示,今年4月快手活跃用户增长3.6%,618前夕快手组织变阵、牵手京东、签约周董,表明后疫情时代,快手依然在高速增长。

显然,传统的租赁服务器的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快手的需求,只有自建数据中心才能应对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有了数据中心的快手,将可以极大减少对外部云计算的资源的依赖。

而快手智能云大数据中心将以30万台服务器、60EB存储容量的规模支撑快手未来几年的存储需求,存储量相当于300万个国家图书馆。

快手数据中心技术负责人张子坚表示,为了更好地支撑快手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发展,快手将持续深度研发创新架构的服务器硬件,构建全新的超大规模CLOS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系统运营能力。

此外,乌兰察布大数据项目还将大量采用国产芯片,兼具高性能与低功耗。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在IDC设计上采用众多绿色技术。比如,IDC空调系统设计将大规模应用新型间接蒸发冷却技术,节水60%左右。项目设计最大限度应用自然冷源、风能、太阳能、余热回收、低功耗设备,预计年节电达5亿度左右,总能耗减少30%以上,相当于种植180万棵树。

三、一切为了「看见」

不管是百亿入云,还是全面AI化,快手的一切都是为了「看见」。

快手副总裁余敬中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曾表示,快手库存视频数量已经达到200亿条,这是一个庞大的体量。

此外,快手每天仍有超过1500万条视频新增,每天有千亿条视频曝光,200亿次视频播放。这一切都是过去9年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像志。

这么大的流量,快手到底都分配给了谁?

实际上,快手更像是去中心化的社区。据悉,快手播放量大于50万的头部视频只占全网流量的30%,而70%的流量给了普通人的视频。这意味着,现在是普通人成为主角的时代。

余敬中称,快手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先通过300个基础曝光量,用优质内容的流量爬坡机制,通过对头部视频的基尼系数调节机制,避免流量分配的中心化,进而避免两极分化,以此保持社区的活力。

正如快手最新的宣传篇「看见」中所体现的那样,每一个普通人都是快手的主体。是的,快手的镜头语言囊括了更广泛的人群,记录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并存储到一台台服务器上。最终,网线另一端的我们得以看见每一个「自己」。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