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玮 开放平台是新一波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基于云计算天生的平台属性和概念的火热,众多开放平台也常常把自己称为云平台。这些云平台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平台提供的API只针对自己的网站,对接的应用主要为平台自身服务,比如新浪SAE、百度云等,多数开放平台属于此类;另一类则为数较少,国外有Google、国内则是阿里云,这些平台上的应用不依赖于平台的业务,开发者具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开发者作为与开放平台共生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各个开放平台争取的对象。2012年11月9日,阿里云在杭州举行开发者大会,把这场年度最重要的会议冠以开发者之名,不仅反映了阿里云对开发者的重视,也为理解阿里云的云计算之路提供了思路。
在大会上,阿里云总裁王坚博士的演讲以“开发者·飞天·云OS·开发者”为主题,描绘了以云计算作为通用的IT服务,以开发者为主要力量的生态面貌,认为不论软件、硬件行业都是开发者,而云计算就是为所有开发者提供一个最美好的平台。 王坚:阿里云为开发者提供美好家园 王坚首先解释自己对云计算的期望,认为云计算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通用的IT基础服务,消除不同行业的IT解决方案之间的差异,“有了这个平台以后,一家传统的企业,可以做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的事情;一家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做一家移动互联网企业可以做的事情。” 同时,云计算应该成为一种随需而变的服务能力,消除企业规模大小之间的差别,“在阿里云飞天开放平台上,一个人可以做一家大公司可以做的事情,具备成千上万人投入才有的技术能力;飞天也可以让一家大公司做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具备一个人的灵活性和效率。” 消除行业和规模差异为云计算的平台化奠定了重要基础,而王坚还希望通过飞天开放平台和云OS把软件、硬件开发者关联到一起,进一步拓展云计算的服务空间,“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无论软件企业、硬件厂商还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企业都是云计算上的开发者,阿里云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平台,把云计算变成一个美好的家园。”

王坚还认为,阿里云目前取得的成就需要感谢开发者,“飞天开放平台帮助国内云计算开发者定义了如何做云计算,而开发者和客户真正教会阿里云怎么做云计算。” 王坚重新定义开发者为“开发商”,希望开发者提供具有市场价值的应用,推动云计算普及的愿望,这个解读贯穿了开发者大会全天所有的演讲。

陈金培:2012是云计算实践元年 阿里云计算业务总经理陈金培为理解王坚描绘的愿景提供了充分的注释。 陈金培介绍,2011年7月28日阿里云第一个云计算产品云服务器进入市场,目前已有数万个网站、应用和游戏部署在阿里云平台,每天支撑上亿直接或间接访问。阿里云飞天开放平台提供弹性计算EC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开放存储服务OSS、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TS、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DPS、云渲染、云搜索等多种云计算服务。ECS、RDS、OSS的应用模式比较简单,是目前中小企业中最普及的云计算服务;OTS、ODPS以及其他创新的云计算服务满足了较大规模企业的刚性需求。 11月9日下午的5大专场上,阿里云的众多技术专家和客户代表,介绍了覆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SaaS、传统企业等众多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和案例。与王坚描述的愿景相应,云计算不仅局限于小规模应用,也支持传统的企业向云端转型,在为企业级用户提供的服务以外,也为很多平台型应用提供底层支撑。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聚集了最主要的开发者群体,云计算的价值在于提供低成本、弹性能力的计算资源,对于大多数开发者,采用阿里云的ECS、RDS、OSS即可以完成基本的IT部署。 唱吧技术总监田然介绍说,唱吧每天上传歌曲超过100万首,上传图片超过25万张,下载图片次数超过千万,带宽峰值超过5GB,流量超过20TB,唱吧在OSS上部署歌曲和图片,大大节约了成本,满足移动互联网爆发性增长的需求。 此外,周末画报、虾米网、囧记单词等很多知名的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也部署在阿里云上。 PHP100创始人张恩民表示:“阿里云平台为困扰互联网创业者的服务器稳定性、资金短缺、新产品开发、技术短缺、人员成本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是适合中小企业、个人用户、互联网创业者的云平台。”这句话印证了王坚博士所说的,云计算让一个人具备一家大公司具有的能力,这也是云计算吸引众多开发者的魅力之一。 SaaS 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开发者之外,传统的软件厂商是另一股重要的开发者力量,阿里云也覆盖了这个群体。阿里云支撑了中软的企业APP平台R1、天猫聚石塔等PaaS平台,也直接支持了畅捷通、彩程设计等众多的SaaS软件商。 作为SaaS的代表,彩程设计CEO沈学良表示,阿里云的安全保障和品牌值得信赖,它们旗下的SaaS应用TeamCola和Tower都部在阿里云,相当于把全部身家押在了阿里云。 对于传统软件厂商,阿里云的价值应该在于可信、更低成本的硬件平台,让软件企业得以专注于软件解决方案。 传统行业的创新解决方案 阿里云还面向传统行业等更广阔的领域,支持传统领域的企业开展创新业务。OSS支持安存的大量录音文件,OTS和ODPS帮助施耐德处理各种能源数据,ODPS支持阿里金融基于成交记录通过模型计算实现自动化的信用评估和贷款审核,平均每天处理9000多笔贷款申请,实现传统银行无法完成的任务。云渲染可以帮助动画公司大大节约渲染的时间和成本——5分钟左右的高清动画,用云渲染40分钟即可处理完成。

在不同领域的传统行业,云计算提供无差别的基本IT服务,让传统企业同样能具备强大的计算资源,消除不同领域在IT解决方案上的能力差异,得以聚焦核心业务。

3C行业和硬件厂商 阿里云为传统硬件制造商提供构建互联基础设施的能力。云OS在其中作为连接软硬件开发者的平台,提供基础IT服务;作为重要的应用渠道,帮助开发者把互联网服务搬到移动互联网,把硬件的价值放大,让不同服务相互整合,对用户产生差异化价值。 通过飞天开放平台和云OS,阿里云团结了一大批传统硬件制造商,有创维、海尔、TCL、海信等传统家电巨头,也有在开发者大会上最新亮相的乐丰、小辣椒两家手机厂商。 另外,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强大计算能力,现在已有EasyHadoop、马克威等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运行在阿里云上,在将来大数据一定会逐渐成为重心,这也是值得开发者关注的领域之一。 2012年是中国云计算实践元年,阿里云为很多行业提供了服务。从阿里云云计算服务的普及程度来看,云计算在各行业都在逐渐发挥作用,通过改善基础IT能力,对业务创新产生影响。 开发者在阿里云平台上,能不依赖于平台的业务,而专注于自身原有的行业经验和优势,对原有方案进行改善和创新。阿里云面向最广泛的开发者群体,在将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者在其中也大有可为。 唐洪:阿里云兼顾Google和Amazon 回头看来,阿里云如此广泛的布局令人惊叹,同时也会对阿里云如何支撑这些云计算服务提出疑问,阿里云计算资深总监唐洪为此提供了答案。 针对云计算的三个本质:大规模、低成本、服务特质,唐洪介绍了飞天开放平台在设计之初定的两个目标。第一,同一套系统支持尽量多的离线和在线服务,以实现大规模和低成本,包括:把不同应用放到同一平台上,扩大平台规模性;离线和在线应用存在共性;离线和在线服务本质上有差异,可以资源利用互补。第二,以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 唐洪也介绍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巨大挑战:第一,小概率事件变成常态;第二,全局同步代价昂贵;第三,测试场景受限;第四,系统热点动态性。最终,飞天在性能关键路径上避免全局同步,对不精准的全局状态达成一个妥协:降低模块之间耦合性;强调整个线上系统的可诊断性。 唐洪还介绍了飞天开放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与技术改进的成果和方向,阿里云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一个大的统一平台提供尽量多的离线和在线服务,弹性计算、RDS、OSS、OTS、ODPS、云渲染等服务全部部署在飞天开放平台上。 唐洪认为,阿里云一开始就采用了统一架构的方式构建飞天开放平台,飞天开放平台兼顾了Google和Amazon的特点,类似与谷歌采用统一架构集群,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把有限的开发资源集中,达到对物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最终带来成本的降低。 对于开发者而言,具有和Google一样统一的技术平台,同时也提供亚马逊的多样化的服务能力,这样的开发环境在技术可靠性和便利程度上,都更为可信。 1.5亿扶持开发者 技术平台之外,开放平台对开发者的扶持政策也是关心的重点。 阿里云于2012年7月启动首届阿里云开发者大赛,共设置了百万奖金,历时三个月进行多场沙龙交流和培训,共有2000多名参赛者参加。11月8日,20个优秀参赛作品的点评会上,评委们特别注意产品的应用价值,评选优秀产品的两条原则:第一,具有比较清晰的定位;第二,有实用性、比较广泛的用户群体,而纯粹以技术练习开发的作品则不被看好。最终开发者江林锦的作品ECSMate,作为提供阿里云服务器的Web管理工具拔得头筹,获得了超级工具大奖20万元奖金。 11月9日上午,阿里云正式推出了阿里云开发者社区,陈金培表示阿里云将会推出1.5亿资金支持的计划,像过去阿里巴巴助力网商一样,支持“开发商”。阿里云推出了人才培训计划,并且出版了一本《飞天开放平台编程指南》,在2013年,阿里云还将支持更多SDK、规划完整的API体系、完善开发文档。 作为专注于提供云计算基础服务的开放平台,阿里云在平台的定位和布局上,都有比较清晰的思路,目前的市场局面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而阿里云对开发者也有足够的重视,在飞天开放平台的开发体系进一步完善之后,将会形成更加繁盛的云计算生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凌云》专区 《程序员》2013年杂志订阅送好礼活动火热进行中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