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波涛 仅仅针对程序员领域,2011年如果问什么名词最火的话,它既不是移动互联网,也不是云计算,更不是电子商务,它的名字叫开放平台。 2月23日, 2011淘宝开放年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直接推动了开放平台的井喷。 个人认为,2011年才算得上是开放平台的元年。事实上,《程序员》杂志也在上期专门做了《2011开放平台之征》的专题。截止2010年底,淘宝开放平台上已拥有11万注册开发伙伴,每天淘宝API调用数达7亿次之巨。同时,到2010年淘宝已经衍生出围绕电子商务的多个种类服务行业,目前淘宝平台上通过淘宝网认证的合作伙伴达到200家,涵盖运营、客服、营销、仓储、培训等行业。 碰巧的是,去年年底我恰好写了一本图书《B2B2C开发指南—基于SaaS和淘宝API开放平台》,也将于3月底正式出版发行,大家看到这期杂志的时候,也是我这本图书发行的时候。看来大家所见相同,开放平台真的是一块“大金矿”。 如何挖掘这块“ 大金矿” ? 我在《程序员》杂志2011年第2期,写了一篇《开放API,让企业管理软件连起来》的文章,讲述了我们要用互联网的基因,来解决企业应用开发领域的关键问题:垂直化(专注某一领域) 、标准化( 做产品) 、产业化(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规模化(面向草根而不是大客户)。而像淘宝、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流量,开放了自己的平台API,为小公司和草根创业者实现“四个现代化”,变绝对不可能转化为无限可能。没有开放平台,小公司和草根想自己做,几乎是不可能。 开放平台还不算尽善尽美。淘宝的API几年内数度易稿,甚至连类名、方法名、参数、包名都大规模修改过。我调试某微博API,无论如何都也通不过,上官方论坛,发现整整一周时间,都有人抱怨同类问题,而该微博非正式宣告API暂时休假了,一周后再重新开发,很不重视平台上开发者的利益。在开放策略上,也都是半抱琵琶半遮面,每家都会写上,“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的”霸王条款和潜规则,开发者还处于弱势群体,终究没有办法。 盛大集团董事长陈天桥在今年两会上也提到了类似问题。“中国现在有18个号称开放的互联网企业,但是,有多少企业在以开放之名,行封闭之事? 试想一下, 如果移动的号码不准打联通的号码, 那联通会死掉的! 移动领域的互联互通, 大家可以接受, 怎么到了互联网领域就不行!” 虽然我们不得不忍受的潜规则太多,但正如上文所述,开放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利远远大于弊,让我们愉快的投入开放平台怀抱吧。 (本文来自《程序员》杂志11年04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04期杂志) 《程序员》11年04期精彩内容:HTML5来临! 《程序员》杂志订阅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