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随着曾经高度机密的Hulk和Maui计划正式成为Atmos项目,EMC被认为在云计算领域,尤其是公共云计算和云计算硬件基础架构上面领先了竞争对手,而许多云服务提供商选择Atmos作为其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举动,对Atmos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更是极为有利,但在2010年,从EMC World上的一系列发布不难看出,EMC显然认为,私有云的市场将会更加值得期待,如何占领私有云市场,向那些希望拥有私有云架构的客户输出技术、产品和理念,将会是EMC的一次极大的机会。

VPLEX如今是EMC在私有云领域最大的砝码——早在去年5月就已被EMC注册为美国联邦商标——这或许能充分体现出EMC对VPLEX的重视和其研发时间开始之早,它被描述EMC为“用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存储的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乔图斯称,VPLEX是“推进私有云建设和IT即服务的关键一步”。与侧重于连接和可见性的InVista不同,VPLEX的目标,将是如大型机连接技术那样,将无数的存储系统——甚至是竞争对手的虚拟存储系统或虚拟卷控制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单一系统”。

私有云的新需求:让信息自由流动

如果说EMC最新推出的支持子卷级数据移动的FAST2.0分层技术,解决了阵列内的数据迁移问题,那么VPLEX的设计初衷,就是“把信息从物理存储中解放出来,使信息可以跨阵列、跨数据中心进行自由的流转”,EMC高端产品技术支持顾问王彦飞表示,EMC将这种数据的自由流动称为“虚拟存储”。王彦飞认为,私有云有几个先决条件,其中,数据的自由流动且可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直以来我们的客户都是通过物理存储来满足信息需求,但是这种物理存储或者说基于物理存储构建物理数据中心有很大的缺陷即物理中心是有边界的,换句话说放一个物理存储设备里的数据想迁移到另外一个设备,或者数据中心A的数据想迁移到数据中B。”在整个VPLEX中,分布式缓存一致性是最重要的特性,其能够保证多个点上的VPLEX引擎的数据一致性,也令业务连续运行和迁移实现可能,此外,企业支持了VPLEX的Active-Active的应用方式。

VPLEX核心:分布式缓存一致性技术

对于中端和低端产品来说,或许并非是用户需要远距离迁移的数据的合适载体——需要远距离迁移的数据理所应当在更高端和大规模的系统上,何况仅仅使用中端系统的用户,想必不会有太多多个数据中心甚至是全球范围内数据传输的要求——虽然VPLEX每个引擎的价格只有不到8万美元,与实现横跨几百公里的功能相比,确实不能称之为贵。 “(VPLEX)采取了EMC引擎,这个架构中一个引擎包括两个控制器,组成高可用性方案,每一个引擎包括32个8GB端口,有16个前端、16个后端,包括4个4核CPU,64GB缓存,和其他引擎互联的端口。硬件上也集成了冗余电源、备份电池以及Call home等功能。”王彦飞表示,每个VPLEX集群由1-4个VPLEX引擎构成,用户可以初始购买1个VPLEX引擎,即可实现VPLEX的功能。

VPLEX如今发布的两个版本已经为业界所熟知,EMC将Local称之为“单集群”,可以实现N+1性能,N-1缓存,有8000个虚拟化LUN,采用缓存直写以保留阵列功能性。支持的阵列包括EMC、HDS、IBM等一些主流平台。而Metro是8个引擎化引擎,16000个虚拟化LUN,在数据中心内或跨数据中心转移、共享,同步距离,支持主流的主机技术。

VPLEX Local的应用模式

王彦飞表示,VPLEX Metro的应用场景同样有三个,第一点自然就是跨站点数据迁移和定位,配合Vmotion可以实现站点阵列和虚拟数据的迁移;第二点是“跨站点共享数据、共享接入性”——生产卷活动时,备份卷一般在同步过程中是不可用的,基于VPLEX数据共享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构建一个双活动模式,即应用请求可以来自于两个主机中的任何一个主机,无论哪个主机都可以访问到需要的数据;第三则是跟VPLEX Local一样,可以做跨地区、跨阵列的镜像,但比Local的距离延伸得更远,可用性提高得更多。目前,VPLEX的另外两个版本VPLEX Geo和VPLEX Global由于目前还未发布,王彦飞表示,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如VPLEX Geo将会比Metro整合的数据中心距离更远——“Metro只能把同城的两个数据中心整合起来,通过Geo可以把异地的数据中心也整合起来。”而Global版本,王彦飞说,“实际上就实现了所谓私有云的基础架构,为你的私有云铺平了道路。”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