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姚尚朗 随着苹果App Store的日渐扩大的影响力,使得移动应用商店备受青睐,并日渐被追崇为移动互联网值得期待的商业模式,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以操作系统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第三方软件提供商为代表的几类软件商店纷纷诞生,可谓热闹非凡。然而,为了能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移动应用商店产业,有必要拨开其鲜活繁杂的外表,仔细梳理构建生态系统背后需要的各个角色。 应用商店发展的推动力 说到移动应用商店模式如此受到追捧,就有必要梳理下其鼻祖苹果App Store的发展路线、2008年7月11日上线,在运营第一年内,汇集了65000款软件,吸引超过10万的开发者/开发商参与,同时软件的下载量突破15亿次; 而到上线两周年也就是2010年7月,已经汇集了超过25万应用程序,同时下载量更是突破50亿次,苹果向开发者分成10亿美元的软件销售,缔造了不少靠App Store一夜成名的开发者典范。 苹果App Store开启的新模式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发展速度还在不断的加快,带来的效应也绝对不只是软件销售带来的收益。美国投行Piper 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曾于2010年5月发表过App Store为苹果仅贡献1%的毛利润的研究报告。但是除去其带来直接利润外,更多人关注的是其对iPhone系列产品销售带来的贡献,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苹果App Store,那么iPhone系统产品的光环将会黯淡许多;再加上其创新模式给苹果带来的领袖地位和形象,以及和开发者利益绑定的做法,使得苹果App Store取到非常骄人的成绩。 苹果App Store的成功使得各方都积极调整自己思路,例如以谷歌为代表的其他手机操作系统(诺基亚、微软、RIM、Palm)提供商,以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北美Verizon/A&T/T-Mobile、欧洲Vodafone/Orange等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以摩托罗拉、联想为代表的手机终端厂商以及以易联致远(eoeMobile)为代表的第三方都纷纷推出自己的应用商店,面向下游终端消费者提供应用软件消费服务,同时面向上游开发者提供应用软件开发支撑、运营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服务。还有以腾讯、新浪为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关注这个领域。一时间,各式各样的移动应用商店不断涌现,令人眼花缭乱。各方发力推动应用商店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宠儿!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然而,在各种应用市场诞生的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梳理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移动应用商店生态中包含的关键角色以及每个角色该起到的作用,下图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勾勒的生态系统。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移动应用商
在这个系统中,移动应用商店是中心,与其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是下游终端消费者用户和上游应用开发者,这两个角色在这个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终端消费者是系统的消费需求方,他们购买下载各式各样的应用,开发者则负责提供各式各样的应用来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同时获取回报,这两个角色构成整个系统的第一条主线。用户能否在商店找到自己需要的应用,开发者能否提供用户需要的应用成为维持应用商店活跃的关键。 在保证应用商店活跃的同时,不可忽视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及其相关的芯片厂商、设计厂商和制造商)对应用商店的影响,这两者构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土壤,土壤肥沃还是贫瘠直接影响到这个生态系统的进化速度,土壤肥沃则加速进化速度,土壤贫瘠则压制进化和发展,甚至会扼杀掉尚未成熟的生态系统,所以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构建了第二条主线。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不可获取的角色,诸如手机终端的销售渠道、移动支付渠道等,他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到“空气”的作用,虽然看不到,但是非常重要,其构成了系统的第三条主线。 上面勾勒了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的关键角色,下面紧接着阐述一下该生态系统中各个角色需要承担的职责,只有各个角色都能各司其职,才能搭建出健康的生态系统。 系统中的三条主线 生产消费线
构建可持续发展2
在整个系统中,由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构建的生产消费线是整个系统的主线,前面说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和质量决定了该应用商店是否健康活跃。如何让这条线充满生机,笔者觉得能否让双方都达到预期至关重要,那么如何界定双方的预期就需要细究。 在笔者看来,将来构成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单位是应用,就像构成互联网的基础单位是网站(网页)一样,那么对一个用户而言,能否找到自己需要的应用就至关重要,找到了就达到自己预期,找不到就达不到自己的预期。除此之外,获取该应用是否方便快捷和应用的质量也会对用户的预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对内容提供方,也就是开发者而言,能否获得预期中的回报是他们主要关注的。这其中,回报的方式可能是多样的,例如金钱的回报、名声的回报、技术积累、人脉上的回报等等。 生产消费线能否健康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开发者和最终用户能互相了解的渠道,让开发者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反馈,让最终用户了解开发者的动向,了解应用。而要构建这个主线,需要非常了解开发者和用户,并且能培育开发者,指导开发者,为其提供一个好的模式,并让他们可以获取足够的回报。 基础设施线 前面也说到过,由运营商和手机终端厂商构成的一条基础设施线也非常重要,它为移动软件商店这个生态系统发展提供土壤,基础设施越完备,这个生态系统就能更健康地发展。 这其中,运营商提供一个好的资费和带宽,移动互联网生态建立在高速方便的移动网络之上。只有在高速的网络上才能更好地体验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捷和方便。试想在5年前就开始喊的3G口号也就在2009年才出现端倪,推动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之前的阶段不是模式不清楚,而是基础设施跟不上,唯有3G或者更好的网络条件才能真正让用户体验和享受无线互联网服务。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和运营商息息相关的就是资费,能否提供一个合理的资费,让用户能享用移动互联网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当用户下载应用的时候还在心疼流量的时候,或者每天都盯着自己的流量看的时候,就会影响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 除了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也是一个狠角色,每家终端厂商可能会为了追求自己手机的个性或者特性进而对原有的功能进行或大或小的修改,而造成各家终端厂商对应用的兼容性都不相同;这个现象无论对开发者还是对用户其实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通过各式各样的定制终端把用户进行割裂,让用户都是聚集在一个一个的小圈子里,其实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因为前面讲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移动应用商店,开发者和用户异常关键,在保证应用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才有源源不断的应用提供给开发者,而当每家终端厂商都做自己的定制和修改后,会造成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兼容,如果开发者不修改,那么应用在其终端上的用户体验是不完美的,而如果开发者修改则势必又增加了额外的学习和移植成本。 基础服务线 有条生产消费线和基础设置线,还有必要对基础服务线做些预期,这里说的基础服务只举了两个比较直观的例子,就是手机终端的销售渠道和移动支付渠道,它也是这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手机终端厂商的设备最终都是通过销售渠道到达用户,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应该就是设备的销售渠道了,通过第一线的销售人员对其有了第一印象的了解。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在销售渠道上就可以对用户进行一定的培育和教育,势必会让用户能更好更快地使用移动互联网。 此外,移动支付也是一个比较热点的话题,各种各样的移动支付方案都在描绘着自己的美好前景,现阶段也还处在乱战的阶段,那么最终谁能提供一套既方便用户,又方便开发者的支付方案将会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列举一下现阶段可以采取的支付手段,包含在Web上的方式有网银、支付宝、点卡、短信代计等方式,其每个方式到现在为止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最终谁能统领大局,甚为关键。 应用商店对各方的贡献 应用商店模式为整个移动市场所作出的贡献,从苹果App Store上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对整个生态圈,它带来的不亚于一场革命。 对个体的手机软件者和开发商们而言,如同在黑夜中望见一盏灯塔,成熟的开发平台和完善的利益分配体系正是他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手机软件销售向来困难重重,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用尽各种方法来说服硬件生产商或运营商在手机中预装自己的软件。从手机软件制造商到真正的消费者,中间永远隔着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甚至有时候还要加上SP(服务提供商)。这些繁琐的中间环节让软件制造商的生产、销售变成了一个艰难的商务过程。 对移动运营商来说, 无论是应用商店也好,其他方式也好,最终,运营商当然是一切以用户数来说话,当更多的用户选择了你的基础服务后,“管道”也好,“渠道”也罢, 提供自己独有的服务才是根本之道,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好已有的业务并发掘新的数据业务,并提供其他基础服务就足够把自己做得很好。 而对摩托罗拉、联想等手机终端厂商而言,设计生产强大通信设备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也是其主要业务。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从应用商店获取的利润远远低于其硬件的利润,想靠应用商店获取利润的想法倒不如选择一个已有的、成熟的软件商店,增加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忠诚度。假使取得成功,还会在自己周围产生一条新的产业链,最终形成多赢的局面。 对移动支付服务等基础角色需要做好自己的服务质量,让更多的用户能快捷方便地享用其提供的服务。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其实用户用还是不用、喜欢还是不喜欢一个服务的基础判断标准就是这个服务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便利,对于是谁提供的、何种方式都不太在乎。 所以整个系统中提供基础服务的角色要把自己的服务做细做好,真正为用户考虑,让用户用着放心、方便。也只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赢得更多口碑、更多用户。 谁适合来扛起这面大旗 移动应用商店模式的意义在于其构建的生态系统中各个角色之间互相协作、相互促进,它为软件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的软件销售平台,这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花在研究如何使产品更好用的事情,因此他们参与进来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同时,应用商店抓住了用户们对手机个性化软件的需求,从而使得手机软件业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要做好软件商店,需在产品、服务、理念三个方面下足功夫。产品是软件商店的核心。服务方面,必须重视人性化,注意细节问题,让软件交易能够简单地操作,提供完善的顾客服务、在线帮助、策略,了解客户行为,提升客户满意度。在理念方面,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用户体验。重点以客户角度思考,改变以往的产品视角,将用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除此之外,还需要肩负起培育开发者和分析用户需求的责任,需要有大量的开发者来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内容,并对用户的行为和需求有足够的了解才可以做出让开发者和用户都满意的移动应用商店。 结束语 本文和大家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移动应用商店,包括分析了在移动应用商店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涉及到的角色,阐述了各个角色的价值和责任,并梳理了各个角色可以从一个健康的移动应用商店中可以获取的内容。 有人认为软件商店的成功与否,与客户的使用习惯有很大关系,事实上,用户的使用习惯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只要抓住本质,谨记亲民、易用,相信必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觉得,更关键的因素是只有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角色能清晰地视自己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贪多贪大,才能构建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并让各方都受益的移动应用商场。 作者简介: 姚尚朗,北京易联致远无线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Android开发者社区eoeAndroid.com创始人;撰写Android开发书籍《Google Android开发与实战》与《It's Android Time, Google Android创赢路线与产品开发实战》,参与撰写《Google API大全——编程.开发.实例》;第三方Android软件商店优亿市场(eoeMarket.com)总架构师,目前在北京易联致远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担任CTO。 (本文来自《程序员》杂志10年09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09期杂志) 《程序员》9月刊最新上市: http://www.programmer.com.cn/3923/ 《程序员》订阅: http://dingyue.programmer.com.cn/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