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总裁 吴太兵 吴太兵 我一直都这样认为:产业分析理应是IT媒体记者、政府幕僚或经济学家该干的事情,像我们这些做企业的, 由于受本身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所涉行业所限, 根本就不太适合就产业问题发表太多的看法。但作为一个在软件产业摸爬滚打十年有余的“老”软件人, 越来越感觉目前中国软件产业中干实事的人太多,务虚的太少。当然这话也可以反着说,就是目前产业中急功尽力的人太多,杀鸡取卵的人太多, 静下心来想想软件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该如何发展的人相对少了一点。就算是抛砖引玉吧,我想简单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站在全球视野, 看中国软件产业目前所处的竞争地位, 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来比拟我想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个巨人就是我们常说的WINT E L 联盟及其衍生企业。这些企业从上个世纪7 0 年代开始凭借其先发优势, 迅速地确立了全球软件产业的基本游戏规则以及基本的软件开发技术框架。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但大树底下也很难再长出大树, 充其量只能长长小草。所以,围绕WINT E L联盟虽然寄生着一大批以其为生的软件企业, 这些企业在巨人们暂时无暇顾及的细分领域活得也还算滋润, 但感觉总是很难长大。我们简单看一下各企业目前的营收状况就知道差距了, 微软件一年6 0 0 亿美金, A d o b e也有三、四十亿, 咱中国软件行业的老大哥用友一年只有两亿左右, 金山更少。更关键的是这些中国的企业后续增长泛力, 短期内并未看到有腾飞的迹象。 当然, 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兴起导致的软件计算平台的大转移,传统的WINT E L(Wi n d ows + I n t e l )软件基础软硬件架构正在向WEBTEL (WEB+ TELECOM) 架构转移。在这个新计算平台中, 电信基础网络以及分散的互联网接入终端如智能手机等将是它的主要硬件基础, 而开放的TCP / I P 协议、免费的浏览器则会是这个新平台的主要软件基础。这个新平台的兴起, 根本改变了当前全球软件产业的运行根基及游戏规则。新模式、新软件形态的涌现给传统的软件巨人如Mi c r o s o f t 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 却给一些轻装上阵的后来者带来了施展想象力的大舞台,他们凭借其后发优势迅速地倔起, 如GOOGLE以及中国的腾讯QQ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另一方面,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及航空业的发展所导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 I T 产业也正面临着一次规模空前的产业资源配置的大调整。越来越多的欧美、日本的软件企业纷纷通过外包的方式把对人力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工作如软件开发、客服等工作向印度、中国转移。而其本部则只保留市场、营销等高端管理人员,从而达到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竞争力的目的。当然, 这种转移也不是单向的, 除了单纯的提供软件外包服务外, 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小型软件企业也开始凭借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逆流而上,通过网络营销或在成熟软件市场所在地如欧美、日本设立营销中心等形式直接开拓市场, 与老牌软件企业开展正面竞争。我把这种现象叫做软件产业的“逆向全球化”。之所以叫逆向全球化, 是因为不管是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主导的软件产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单向出口, 还是最近几年炒得火热的软件外包, 其实质都是西方国家主动进, 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而这波的软件全球化, 则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软件企业主动进攻西方成熟软件市场。也即第三世界国家软件企业开始主动向西方成熟软件市场直接输出产品。 我不想在这里去辨析软件外包与软件出口孰好孰坏, 所谓存在即合理, 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但对于中国通用软件企业来讲, 似乎是没有选择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目前的软件盗版情况还是很严重的, 不象美国、欧洲或者日本, 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我们都很难有软件市场的概念。有人讲, 再过几年中国的盗版状况改善后, 中国通用软件企业的生存状况一定会有大的改观的, 其实我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就我对全球通用软件市场的了解, 企业软件可能会好一些, 个人软件全世界都一样, 即3 0 岁以下的人买软件的越来越少了。不过, 相对而言欧美、日本等国的软件版权保护比中国好很多,至少不会在街头公开叫卖盗版碟。所以,我们的目标市场应该是明确的, 这是一点。另外一点就是中国有丰富的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 随着软件开发工具越来越智能化, 整个社会I T 知识特别是软件开发技能的普及, 一定会让软件产业慢慢脱去高科技的外衣而回到传统产业的阵营中来。如果中国的通用软件企业能从这两个实际出发, 坐拥中国丰富的软件人才, 面向全球开发通用软件, 通过自建营销渠道销售自主品牌的软件产品,这种竞争优势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可比拟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我正在日本考察软件市场。半年前来东京的时候, 东京最繁华的秋叶原电器店的软件柜台里里除了我们万兴的几款产品外还少有其它Ma d e i n Ch i n a 的产品, 但这次一来却看到瑞星、金山的杀毒软件开始上柜销售。还有一些其它小软件公司的产品也开始通过代理商进军日本市场。正如当年日本汽车、电器产品进军欧美市场一样, 中国的通用软件企业也正凭借其独到的市场触觉和竞争优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 凭借软件产业逆向全球化的东风, 中国也一定会出现一大批在全球通用软件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软件大企业。软件出口,定将会让中国通用软件产业迎来一季新的发展的春天。  (本文来自《程序员》杂志0908期)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