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SAP的工程师文化
职业经历
用户看事情比较狭窄,关心的只是自己企业的问题,而顾问需要有一个升华,要能够帮助客户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程序员》:前些天听了您一次讲座,其中提到自己是技术背景出身,那您是如何进入企业管理软件领域中的呢?
黄骁俭:我的技术背景和别人不太一样,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不过,1991年我在上海教书的时候,开始和计算机打交道。当时也曾经写过一些小软件,但只是作为兴趣爱好。后来我去吉列公司工作,当时吉列正在实施MRP系统,我负责实施培训方面的工作。从那时起直到现在都在这个领域中。
当时我是作为客户方的实施角色出现的。因为吉列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很规范,所以实施的比较顺利。当时采用的是专门做MRP Ⅱ的四班公司(Fourshift)的软件,数据库还不是关系数据库,而是网状数据库。吉列中国公司在上海,本地化需求和应用同四班的软件有一些差异,因此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修改,并做一些外围的开发,以便使这个软件在中国能够被使用起来。
做完吉列的项目之后,我到了四班公司担任咨询顾问,帮其他客户实施这个软件。因为当时国内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差距还很大,因此四班公司的策略是只做合资企业。我主要负责上海、华南地区的业务。从用户身份转变为咨询顾问的角色,我感觉这个变化很大。原来只是做一个点,现在是做一个面。用户看事情比较狭窄,关心的只是自己企业的问题,而顾问需要有一个升华,要能够帮助客户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再加上涉及的企业是各种各样的,需要经常考虑不同企业的需求,用自己的经验为客户服务。
《程序员》:您后来又是如何加入SAP中国的呢?
黄骁俭:因为四班软件面向的行业面也比较窄,主要是针对离散型制造类的企业。软件本身属于小型软件,只能运行在Novell平台上,技术相对比较老,后来我对四班软件已经能够倒背如流,感觉没有什么深度可挖了。而当时SAP早已经是国际上公认的企业管理软件的老大。SAP在上海开设分公司的时候,我自己找上门去,接触并加入了这个公司。SAP的平台要大很多,而且技术更深厚,SAP本身就提供20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我们经常说,SAP的软件就像百科全书一样,又像个黑洞,进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爬出来。确实,对于SAP这样一个大型软件,花几十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能研究透。
《程序员》:你在SAP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去了金蝶公司,你如何看待国内外公司的差别?当时金蝶给您200万股股票的新闻在网上被炒的很热,您是怎么看待的?
黄骁俭:在SAP工作了4年之后,感觉国产软件已经开始起步,像金蝶和用友这样的公司储备了一些力量,应该可以有一些发展的,所以抱着这样的想法希望做一些事情。当时我主要负责金碟的市场销售、服务、运营。我感觉国内外软件产品还是有差距的,一方面是因为积累的原因,SAP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而国内的公司最长的也才不过10年左右。另外这也和国内的市场需求有关系,现在的企业对此类软件的认识和投入没有办法激发国内软件企业向更深层次发展,往往只能适应需求,挣到钱就行了。而且毕竟软件技术的前锋不是在中国,对中国的企业而言,没有这个环境,也阻碍了国产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
对于股票的宣传,我想这是文化的原因。因为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意愿,我只是想在国内公司做些事情,而不希望变成一个宣传的对象。但个人是很渺小的,在公司就要根据公司的需要,服从公司的风格。
感受SAP
SAP一直提倡工程师文化,SAP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总裁现在都还在写程序。
《程序员》:刚进入SAP的时候,您在哪些方面感受最深?
黄骁俭:SAP在德国1988年就上市了。在我加入SAP的时候,员工总数有6000多人,而现在全球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29000人。这个企业一方面面临几十个行业各不相同的需求和成百上千个企业各具特色的企业“个性”,同时又要组织遍布于全球各地开发队伍,因此它的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到德国总部培训的时候发现,那里整整一个工业园区就只有SAP一家公司,而且这样一个大公司只做一个产品,十几栋大楼中有几千个工程师在里面做开发。工作中体现是一种德国人的风格,非常严谨,非常务实,很少说大话和空话。同时SAP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公司,没有什么上下班的限制,在公司总部,感觉学术气氛很浓厚,不像一个商业化的公司,更像一个学院。SAP倡导随时解决问题,到咖啡厅喝杯咖啡或者一个电话会议,随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由于问题淤积而导致召开又长又艰难的会议在SAP是不受欢迎的。
办公场景
《程序员》:SAP最早的几位创始人都是从IBM出来的,最初只有5个人开发这个程序。而现在有这么多的工程师参与开发,公司靠什么进行管理?
黄骁俭:在SAP公司,地位最高的是软件开发人员,SAP一直提倡工程师文化。无论是做研发、市场、销售,大家都是做技术出身的。特别是SAP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总裁现在都还在写程序。核心程序的开发都是以他们为主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SAP是一个以深厚技术文化背景为主导的公司。
在SAP,非常讲团队精神,在软件开发中小组是最小的单位,而不是个人。SAP德国的办公室里,研发人员通常是4个人一组坐在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他们使用那些最高性能的设备,利用SAP自主开发或者第三方提供的开发管理工具,遵循着SAP研发“机器”特有的“程序”编程序、抓bug。通常,他们会在宽带上浏览公司的公共平台或者互联网,以获得某一部分现成的可复制的文档,或者在自认为合适的时间学习e-learning课程(例如语言、项目管理等)。而在公司里,咖啡厅可以供他们悠闲地坐下闲聊,SAP认为无论你聊什么,总会对工作有所帮助的,比如加深了解和沟通。而如果你觉得工作累了,设在公司内部的健身中心、网球场都可以免费使用。每到周末大家可以开车到风光旖旎的小镇,在山顶的足球场上踢足球,附近的居民们会赶来加油、呐喊,足球赛会使很多平日里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同事熟悉起来,他们在工作时需要协助或者讨论或者启发,这样他们会很容易地知道找谁合适。而每一个月他们都会参加一项叫团队建设的活动,大家集体出去,或者爬山,或者滑雪,总之是大家可以一起参与而又需要相互协作和沟通的活动。SAP中国的员工每个月同样也会去参加团队建设的活动。
因为更多时候是大家在探讨一些技术问题,这和国内的开发是截然不同的一种开发风格,所以他们开发出来的程序严密性是别人所望尘莫及的。他有严格的程序开发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度,这一点从公司创立就开始了。
在SAP中,有些人写程序写了二三十年,他们的地位同技术实力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心态很稳定,不像国内这样浮躁,这也可能同德国人的性情有关系。同时大家也都在不断创新,整个氛围使大家都很安心的搞技术。SAP的研发团队中有一个特别的部门,就是专家团队,他们专门去研究管理的方法,包括SAP的企业咨询团队都参与需求分析。专家团队研究完成之后,把研究成果发给开发团队,这些开发团队只是把研究的结果用软件的形式实现,真正的程序员没有必要去直接接触企业的需求。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软件工程师还会经常和客户去见面,让客户来评价,甚至包括每一个屏幕上字段的摆放。之所以这些能够顺利的实施,同SAP内部有一个很好的知识平台分不开,任何需求和建议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传送。同时SAP开设的学习课程有三四百门,全球统一的培训部门,加入SAP公司之后,公司会安排、设计你的学习途径。
《程序员》:我们看到SAP从创办至今,产品仅仅发布了三次版本,分别是R/2、R/3和MySAP.com,这好像同其他公司软件版本更新很快的情况有所不同,而且最近SAP的联合CEO孔翰宁博士也说“未来10年会一直沿用MySAP.com”,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黄骁俭:SAP非常在意技术的更新,但更在意自有的软件技术。作为一个成熟的公司,不可能把自己的技术依托在别人的身上。SAP的产品可以适用不同的运行环境,它有自己的技术开发平台,SAP全球的开发人员都在使用着SAP独有的开发语言ABAP——高级商业应用语言展开工作。SAP做软件是从开发平台做起的,而不是从应用做起来的,这是国内软件和SAP的最大差别。未来一直用MySAP.com指的是要一直沿用这个品牌,但是其技术和内容还是在不断发展的。
做管理软件并不需要追求技术的时髦,SAP看重的是满足需要,在功能、流程、速度、稳定性上的表现要优先于其他。基于这种语言的技术平台还可以使SAP的产品与各种系统无缝连接。通常,新产品或新版本的诞生,需要走过六道“工序”,这就是产品规划阶段(Product   Planning)、需求形成阶段(Specification)、设计阶段(Design)、实现阶段(Implementation)、测试阶段(Test)和技术支持阶段(Maintenance)。事实上,这六道工序并不像一般硬件产品的流水线那样,这六个阶段或者交叉,或者平行,总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统筹项目。
《程序员》:SAP中国公司现在的研发团队是怎样的组织?如果要加入SAP公司,你们的招聘和考核过程是如何的呢?
黄骁俭:我们在上海有一个研发团队,他们实际上就是SAP全球开发团队的一部分,和全球开发是同步的。SAP公司在世界各地共拥有6,500多名软件开发员,并建立了由世界各地多处开发实验室所组成的开发网络,这些实验室分别位于加里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日本东京市、印度班加罗尔市、法国索菲亚安的波利斯市、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以及德国的柏林市、卡尔斯鲁厄市和萨尔布吕肯市等地,这个网络对位于公司总部德国瓦尔多夫市的主要开发中心构成了强有力的补充。在上海的开发中心有50多人。所谓的本地化也是全球开发的一部分,是在统一管理下的,固有的地域区分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有人愿意加入SAP,首先要求在语言、基本技能、团队精神、创新方面有很好的素质。SAP相信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基本素质和某种职位需要的基本能力,经过SAP的培训就可以胜任相应职位的工作。比如你是应聘开发财务系统的,也许你是学物理或数学的,没关系,只要你具备基本的开发能力,SAP会给你足够的关于财务流程和业务方面的培训。
除了考核进度、质量外,SAP还会考核个人的职业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和努力程度。而考核的基础就是上年确定的绩效目标。考核是为了发展开发者,不断培养资深的开发者,并为产品经理、开发经理等职位物色后备人选。
看企业管理软件
推出面向中小型企业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全球的一个战略。
《程序员》:现在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多高?SAP如何看待这个市场?
黄骁俭:现在中国的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度高了很多,需求也越来越大。有些时候,客户对这方面的概念还超过了厂商本身。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客户对此一点概念也没有,而且认识的程度也很浅。
SAP即将推出面向中小型应用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应用起来比较简单,同时也是很标准的。另外价格比较低廉,实施成本比较低。这是我们全球的战略,不仅是在中国。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大企业市场饱和。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结构,不断地发展。SAP希望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所以我们要做中小型市场。
SAP德国总部
资料
SAP公司是全球第三大软件企业。由五位前IBM公司系统工程师于1972年创建。SAP公司目前在50多个国家拥有29,000多名员工。SAP软件被各类规模的企业所广泛采用,其中包括全球500强企业中80%的企业。SAP公司于1988年成为上市企业,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DAX高科技板(即德国蓝筹股公司指数)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代码为SAP)等多家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
黄骁俭:SAP大中国区执行副总裁
黄骁俭现任SAP大中国区执行副总裁,负责大中国区中小企业部业务。
他曾于2000年4月至2001年11月期间,就任金蝶国际集团副总裁。
此前于1999年1月 至 2000年3月间,黄骁俭担任 SAP大中国区总裁执行助理,电子商务总监。1998年1月至 1998年12月,他担任咨询部经理,负责SAP中国区华东、华南和华中的咨询部业务。
在加盟SAP之前,黄骁俭曾担任四班亚洲中国区咨询经理。此前,还曾就职于吉列(上海)公司,负责公司MRPII项目的实施.
黄骁俭于199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
记者/闫辉 职业经历 用户看事情比较狭窄,关心的只是自己企业的问题,而顾问需要有一个升华,要能够帮助客户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程序员》:前些天听了您一次讲座,其中提到自己是技术背景出身,那您是如何进入企业管理软件领域中的呢? [caption id="attachment_6890" align="alignright" width="220" caption="SAP大中国区执行副总裁"]
黄骁俭2[/caption]
黄骁俭:我的技术背景和别人不太一样,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不过,1991年我在上海教书的时候,开始和计算机打交道。当时也曾经写过一些小软件,但只是作为兴趣爱好。后来我去吉列公司工作,当时吉列正在实施MRP系统,我负责实施培训方面的工作。从那时起直到现在都在这个领域中。 当时我是作为客户方的实施角色出现的。因为吉列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很规范,所以实施的比较顺利。当时采用的是专门做MRP Ⅱ的四班公司(Fourshift)的软件,数据库还不是关系数据库,而是网状数据库。吉列中国公司在上海,本地化需求和应用同四班的软件有一些差异,因此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修改,并做一些外围的开发,以便使这个软件在中国能够被使用起来。 做完吉列的项目之后,我到了四班公司担任咨询顾问,帮其他客户实施这个软件。因为当时国内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差距还很大,因此四班公司的策略是只做合资企业。我主要负责上海、华南地区的业务。从用户身份转变为咨询顾问的角色,我感觉这个变化很大。原来只是做一个点,现在是做一个面。用户看事情比较狭窄,关心的只是自己企业的问题,而顾问需要有一个升华,要能够帮助客户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再加上涉及的企业是各种各样的,需要经常考虑不同企业的需求,用自己的经验为客户服务。 《程序员》:您后来又是如何加入SAP中国的呢? 黄骁俭:因为四班软件面向的行业面也比较窄,主要是针对离散型制造类的企业。软件本身属于小型软件,只能运行在Novell平台上,技术相对比较老,后来我对四班软件已经能够倒背如流,感觉没有什么深度可挖了。而当时SAP早已经是国际上公认的企业管理软件的老大。SAP在上海开设分公司的时候,我自己找上门去,接触并加入了这个公司。SAP的平台要大很多,而且技术更深厚,SAP本身就提供20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我们经常说,SAP的软件就像百科全书一样,又像个黑洞,进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爬出来。确实,对于SAP这样一个大型软件,花几十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能研究透。 《程序员》:你在SAP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去了金蝶公司,你如何看待国内外公司的差别?当时金蝶给您200万股股票的新闻在网上被炒的很热,您是怎么看待的? 黄骁俭:在SAP工作了4年之后,感觉国产软件已经开始起步,像金蝶和用友这样的公司储备了一些力量,应该可以有一些发展的,所以抱着这样的想法希望做一些事情。当时我主要负责金碟的市场销售、服务、运营。我感觉国内外软件产品还是有差距的,一方面是因为积累的原因,SAP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而国内的公司最长的也才不过10年左右。另外这也和国内的市场需求有关系,现在的企业对此类软件的认识和投入没有办法激发国内软件企业向更深层次发展,往往只能适应需求,挣到钱就行了。而且毕竟软件技术的前锋不是在中国,对中国的企业而言,没有这个环境,也阻碍了国产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 对于股票的宣传,我想这是文化的原因。因为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意愿,我只是想在国内公司做些事情,而不希望变成一个宣传的对象。但个人是很渺小的,在公司就要根据公司的需要,服从公司的风格。 感受SAP SAP一直提倡工程师文化,SAP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总裁现在都还在写程序。 《程序员》:刚进入SAP的时候,您在哪些方面感受最深? 黄骁俭:SAP在德国1988年就上市了。在我加入SAP的时候,员工总数有6000多人,而现在全球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29000人。这个企业一方面面临几十个行业各不相同的需求和成百上千个企业各具特色的企业“个性”,同时又要组织遍布于全球各地开发队伍,因此它的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到德国总部培训的时候发现,那里整整一个工业园区就只有SAP一家公司,而且这样一个大公司只做一个产品,十几栋大楼中有几千个工程师在里面做开发。工作中体现是一种德国人的风格,非常严谨,非常务实,很少说大话和空话。同时SAP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公司,没有什么上下班的限制,在公司总部,感觉学术气氛很浓厚,不像一个商业化的公司,更像一个学院。SAP倡导随时解决问题,到咖啡厅喝杯咖啡或者一个电话会议,随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由于问题淤积而导致召开又长又艰难的会议在SAP是不受欢迎的。

办公场景

办公场景

《程序员》:SAP最早的几位创始人都是从IBM出来的,最初只有5个人开发这个程序。而现在有这么多的工程师参与开发,公司靠什么进行管理? 黄骁俭:在SAP公司,地位最高的是软件开发人员,SAP一直提倡工程师文化。无论是做研发、市场、销售,大家都是做技术出身的。特别是SAP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总裁现在都还在写程序。核心程序的开发都是以他们为主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SAP是一个以深厚技术文化背景为主导的公司。 在SAP,非常讲团队精神,在软件开发中小组是最小的单位,而不是个人。SAP德国的办公室里,研发人员通常是4个人一组坐在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他们使用那些最高性能的设备,利用SAP自主开发或者第三方提供的开发管理工具,遵循着SAP研发“机器”特有的“程序”编程序、抓bug。通常,他们会在宽带上浏览公司的公共平台或者互联网,以获得某一部分现成的可复制的文档,或者在自认为合适的时间学习e-learning课程(例如语言、项目管理等)。而在公司里,咖啡厅可以供他们悠闲地坐下闲聊,SAP认为无论你聊什么,总会对工作有所帮助的,比如加深了解和沟通。而如果你觉得工作累了,设在公司内部的健身中心、网球场都可以免费使用。每到周末大家可以开车到风光旖旎的小镇,在山顶的足球场上踢足球,附近的居民们会赶来加油、呐喊,足球赛会使很多平日里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同事熟悉起来,他们在工作时需要协助或者讨论或者启发,这样他们会很容易地知道找谁合适。而每一个月他们都会参加一项叫团队建设的活动,大家集体出去,或者爬山,或者滑雪,总之是大家可以一起参与而又需要相互协作和沟通的活动。SAP中国的员工每个月同样也会去参加团队建设的活动。 因为更多时候是大家在探讨一些技术问题,这和国内的开发是截然不同的一种开发风格,所以他们开发出来的程序严密性是别人所望尘莫及的。他有严格的程序开发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度,这一点从公司创立就开始了。 在SAP中,有些人写程序写了二三十年,他们的地位同技术实力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心态很稳定,不像国内这样浮躁,这也可能同德国人的性情有关系。同时大家也都在不断创新,整个氛围使大家都很安心的搞技术。SAP的研发团队中有一个特别的部门,就是专家团队,他们专门去研究管理的方法,包括SAP的企业咨询团队都参与需求分析。专家团队研究完成之后,把研究成果发给开发团队,这些开发团队只是把研究的结果用软件的形式实现,真正的程序员没有必要去直接接触企业的需求。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软件工程师还会经常和客户去见面,让客户来评价,甚至包括每一个屏幕上字段的摆放。之所以这些能够顺利的实施,同SAP内部有一个很好的知识平台分不开,任何需求和建议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传送。同时SAP开设的学习课程有三四百门,全球统一的培训部门,加入SAP公司之后,公司会安排、设计你的学习途径。 《程序员》:我们看到SAP从创办至今,产品仅仅发布了三次版本,分别是R/2、R/3和MySAP.com,这好像同其他公司软件版本更新很快的情况有所不同,而且最近SAP的联合CEO孔翰宁博士也说“未来10年会一直沿用MySAP.com”,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黄骁俭:SAP非常在意技术的更新,但更在意自有的软件技术。作为一个成熟的公司,不可能把自己的技术依托在别人的身上。SAP的产品可以适用不同的运行环境,它有自己的技术开发平台,SAP全球的开发人员都在使用着SAP独有的开发语言ABAP——高级商业应用语言展开工作。SAP做软件是从开发平台做起的,而不是从应用做起来的,这是国内软件和SAP的最大差别。未来一直用MySAP.com指的是要一直沿用这个品牌,但是其技术和内容还是在不断发展的。 做管理软件并不需要追求技术的时髦,SAP看重的是满足需要,在功能、流程、速度、稳定性上的表现要优先于其他。基于这种语言的技术平台还可以使SAP的产品与各种系统无缝连接。通常,新产品或新版本的诞生,需要走过六道“工序”,这就是产品规划阶段(Product   Planning)、需求形成阶段(Specification)、设计阶段(Design)、实现阶段(Implementation)、测试阶段(Test)和技术支持阶段(Maintenance)。事实上,这六道工序并不像一般硬件产品的流水线那样,这六个阶段或者交叉,或者平行,总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统筹项目。 《程序员》:SAP中国公司现在的研发团队是怎样的组织?如果要加入SAP公司,你们的招聘和考核过程是如何的呢? 黄骁俭:我们在上海有一个研发团队,他们实际上就是SAP全球开发团队的一部分,和全球开发是同步的。SAP公司在世界各地共拥有6,500多名软件开发员,并建立了由世界各地多处开发实验室所组成的开发网络,这些实验室分别位于加里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日本东京市、印度班加罗尔市、法国索菲亚安的波利斯市、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以及德国的柏林市、卡尔斯鲁厄市和萨尔布吕肯市等地,这个网络对位于公司总部德国瓦尔多夫市的主要开发中心构成了强有力的补充。在上海的开发中心有50多人。所谓的本地化也是全球开发的一部分,是在统一管理下的,固有的地域区分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有人愿意加入SAP,首先要求在语言、基本技能、团队精神、创新方面有很好的素质。SAP相信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基本素质和某种职位需要的基本能力,经过SAP的培训就可以胜任相应职位的工作。比如你是应聘开发财务系统的,也许你是学物理或数学的,没关系,只要你具备基本的开发能力,SAP会给你足够的关于财务流程和业务方面的培训。 除了考核进度、质量外,SAP还会考核个人的职业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和努力程度。而考核的基础就是上年确定的绩效目标。考核是为了发展开发者,不断培养资深的开发者,并为产品经理、开发经理等职位物色后备人选。 看企业管理软件 推出面向中小型企业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全球的一个战略。 《程序员》:现在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多高?SAP如何看待这个市场? 黄骁俭:现在中国的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度高了很多,需求也越来越大。有些时候,客户对这方面的概念还超过了厂商本身。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客户对此一点概念也没有,而且认识的程度也很浅。 SAP即将推出面向中小型应用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应用起来比较简单,同时也是很标准的。另外价格比较低廉,实施成本比较低。这是我们全球的战略,不仅是在中国。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大企业市场饱和。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结构,不断地发展。SAP希望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所以我们要做中小型市场。

SAP德国总部

SAP德国总部

资料 SAP公司是全球第三大软件企业。由五位前IBM公司系统工程师于1972年创建。SAP公司目前在50多个国家拥有29,000多名员工。SAP软件被各类规模的企业所广泛采用,其中包括全球500强企业中80%的企业。SAP公司于1988年成为上市企业,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DAX高科技板(即德国蓝筹股公司指数)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代码为SAP)等多家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 黄骁俭:SAP大中国区执行副总裁 黄骁俭现任SAP大中国区执行副总裁,负责大中国区中小企业部业务。 他曾于2000年4月至2001年11月期间,就任金蝶国际集团副总裁。 此前于1999年1月 至 2000年3月间,黄骁俭担任 SAP大中国区总裁执行助理,电子商务总监。1998年1月至 1998年12月,他担任咨询部经理,负责SAP中国区华东、华南和华中的咨询部业务。 在加盟SAP之前,黄骁俭曾担任四班亚洲中国区咨询经理。此前,还曾就职于吉列(上海)公司,负责公司MRPII项目的实施. 黄骁俭于199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 (本文选自《程序员》杂志2002年08期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