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国人买国货,但求国货迷国人”

/  金蝶中间件总经理  蔡军

15年前,我参与过一个ERP项目,客户叫中集天达,是一家以制造机场登机桥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记得当时他们为了拿下珠海机场的工程,为了战胜清一色国外公司竞争对手,前前后后不知道忙了多少个通宵。现在每当我出差经过各地的机场,都会留意看一眼登机桥是谁制造的,无一例外都是“TIANDA”。中国正在不断复制这样的成功故事,我想中国的软件技术同样会迎来自己春天,中国软件只有希望,没有失望。

有人曾用这样八个字来解释发展国产基础软件的宗旨:重在参与、贵在坚持。意思是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以及通用型软件都是“陪太子读书”。其存在的意义大于存在的价值,最终难以对国外软件巨头形成真正的威胁。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基础软件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国产仅占8%。而2007年基础软件占整个软件采购成本的70%。这也就是说,去年我国软件采购有60%以上、超过600亿元的花费要用在国外基础软件上。这个现实可谓无奈:既花了大钱,又压缩了对应用软件和软件服务的投入和重视程度。

如何改变这种的现状?基础软件是核心技术,除了搞自主创新,没有捷径可走。
但长久以来,我们的创新之路一直崎岖难行。首先是创新氛围:认真讲在中国沉下心去踏实搞技术的太少,有点技术就去赚钱。中国的程序员在知识与智力上不输老外。但这个群体没有形成创新的氛围,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忙得很。无论是初级还是高级程序员,大家都很忙。尤其忙在短期内就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应用软件项目上。企业及个人的生存压力迫使我们的程序员没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底层基础软件的创新研发。如果我们程序员都有“五子登科”的条件,自然能踏踏实实搞创新。

        二是创新环境,即行业对国产技术的悲观认识,这是个老大难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中国人自己做的东西不认可、不信任。对国产货低看三分,对国产创新技术更是避退三舍。厚此而薄彼,没有给国产基础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及创新环境。另外,我们有优待强者的习惯,看品牌不看技术,不同情更不扶植有技术有能力搞创新的弱小公司。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消亡。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需要国产基础软件厂商携起手来,把自己产品做强,“不求国人买国货,但求国货迷国人”

在金蝶经常提到亮剑精神:纵使敌人再强大,也要敢于一博。但除了勇气之外,也需要有合适的措施让创新带来的成长变得更有效率。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将优秀的研发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向技术群体展示出来,赢得草根程序员和软件开发公司的认可。这不仅能反馈产品问题,并能针对反馈及时调整研发方向,更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树立更多标杆客户,占领市场上的制高点,让事实说话;走国际路线,大力拓宽海外市场,基础软件要么很大要么很小,没有不大不小;

要扭转国产基础软件的局面,不是靠一两家公司就能成功。我们期待全体国产基础软件厂商能坚持自主创新的成长之路,营造更包容的创业环境,探索更有成效的发展模式,必能赢得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还是那句话:中国软件只有希望,没有失望。

注:本文选自《程序员》08年4月刊“高端视点”栏目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