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进添

能否创造价值

Yahoo!的新政招来很多媒体和同行互联网公司的吐槽, 福布斯更是在网站上言辞犀利地批评这是一个“会被载入史册的错误”。然而从在家办公本身看,Yahoo!确实应该这么做。在实施新政之前,Yahoo!有相当规模在家办公的员工分布在各个部门,从开发部门到服务部门,而在公司准备精简公司架构时,在家办公的员工无疑会被选为“照顾”的对象,因为太多的远程工作员工意味着极高的管理成本。与此相对的是Yahoo!无法确保他们能产出应该的价值。总之,Yahoo!执行虽糙,却必须这么做,只不过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对一些真正通过远程工作创造价值的员工确实不公平。

再来看看懂得如何利用在家办公制度的公司。Google和Facebook这样规模不小于Yahoo!的互联网公司仍有不少员工是在家办公的。不同的是,这两家公司要充分考虑特定员工个人情况才允许其在家办公的,尤其考虑他们器重的员工遇到的一些难以割舍地域、生活、感情牵绊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存在一入职就可以在家办公的岗位。人自身才是创新性工作方式的最大决定因素,其次才是开放的公司文化和科学的运营氛围。

除了互联网大公司,不少精英创业团队也很推崇远程工作的方式,业界著名的37signals就是实行远程工作的成功典范。据创始人回忆,在创业早期,如果不是通过远程工作方式与其他城市志趣相投的技术专家配合,根本不可能完成Ruby on Rails,也不会有后来的Basecamp等产品的诞生。

从以上几家公司可以看出,能否创造额外价值才是决定是否远程工作的最重要因素。

对于公司而言,远程工作可以帮忙聘请到不愿意到公司所在城市工作的优秀人才;对于个人而言,在家办公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开销,能更好协调工作和生活,并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程序员都适合在家办公,只有技术上有所专精,对其他领域均有了解,且时间管理和自治能力不错的员工才适合。

打造良好沟通环境

显而易见,沟通是远程工作的最大阻碍。允许员工在家办公则意味着沟通成本的倍增,整个团队的管理成本也会随着员工的数量增长而快速变高,有什么办法呢?

首先,需要确定一些基本制度,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理论上,在家办公的员工所应遵循的各种制度应该与其他员工毫无差别,要在工作时间内随时可以响应。

需要限定一个项目或者小团队范围内在家办公的员工数量。

需要定期回到公司,跟团队成员见见面,跟老板面对面沟通,切身了解公司现状和变化。

其次,应该创造一个易于沟通的环境,利用工具提升沟通效率,有如下几个推荐。

开会,特别推荐使用Google+Hangout,支持屏幕共享,支持直接内嵌Google Docs里的文档,很适合做技术讨论和评审;其次推荐Skype。

平时沟通,可以根据网络情况选择GTalk、QQ或者直接使用电话来沟通想法和项目安排。

不需要实时沟通的计划和安排,都可以通过邮件完成,这点对个人的安排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自己处理的事情最好能在30分钟内响应。同理,自己期待别人的响应也是如此,如果这件事情变得紧急,就要用上面提到的两种方法。

团队内协作工具,推荐一律使用云工具,因为谁也不想一份文档用U盘、QQ 、邮件发来发去,这已经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方式了。活动文档首推Google Docs,可与任何人共享,支持直接在文档上评论;静态文档、基本知识推荐使用 MediaWiki搭建内部Wiki系统;图片等资源类使用Dropbox。

项目管理,推荐使用Asana,这是目前我用过的最顺心的任务管理Web应用,在Web、iOS、Android三个平台上都有产品;在这方面Basecamp也有很多用户,功能上比Asana稍少,并且改进较慢。

代码通过公网的Git和Github管理,鉴于以后不会有Svnhub,推荐使用SVN 的同学考虑一下Git。

身在外网访问内网资源会很头疼,推荐公司搭建内网VPN。

其实远程工作只是一种工作方式,特别能体现出公司对员工价值挖掘的思考,它可以解决很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还让我们发现很多困难并不只是因为一些特殊工作方式才产生的。

作者郑进添,豌豆荚前端开发工程师。

本文选自《程序员》杂志2013年5期,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market@csdn.net

《程序员》2013年杂志订阅送好礼活动火热进行中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