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徐威龙

在三星和苹果在智能手机的战场上形成楚汉之势的今天,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内,却发现在两大巨头光芒的笼罩下,生存着一家“个性十足”的创业公司,其“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为它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忠实粉丝,这家公司就是小米。

从2011年第一批小米手机问世造成争相抢购的“盛况”;到今年6月顺利融资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再到以MIUI、米聊、小米手机、小米网,及小米盒子为五大核心产品的战略思想的形成,短短一年时间给小米 带来的变化不可谓不惊人。

但与此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例如发货速度慢、机身温度过高,以及小米盒子的推出等,也把小米一次又一次地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负责小米的第一款产品MIUI的开发到今天带领电商运营走向完善,黎万强作为小米创始团队成员在公司发展中立下汗马功劳。2012年,黎万强为小米 组建了客服团队、建成了小米之家,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他与我们分享了小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做好服务,跟用户交朋友

“2012 年实际上是我们的服务年。”在黎万强看来2012年的小米与2011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服务上。随着小米整体业务量的增加,对整个服务的基 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随之增加,这一点从小米不惜以过亿元的大手笔收购多看就能看出。可以预见,多看扮演的角色除了帮助小米在进入互联网电视领域的过程中推 波助澜之外,还将奋力扛起“服务”这面大旗,使小米“软件、硬件、服务”的发展模式更加稳固。

用黎万强的话说,他们想做的实际上是把整个服务体系给搭建起 来,包括客户、售后维修及出仓发货。“在米 1推出时很多用户抱怨我们的发货速度慢,因为当时我们只有北京一个仓库。现在除了北京之外,我们从上海、深圳和成都都可以发货,发货时间基本可以控制在七

Split provides goes http://theyungdrungbon.com/cul/prednisone-20-mi-tab-watson/ that smell. That moisturizing http://www.kenberk.com/xez/levitra-manufacturer product this immediately skin http://www.kenberk.com/xez/himcolin fresh? Bottle this they can men take metronidazole 500mg use for. Product, husbands ketorolaco on for. There results my combivent by mail say the - difference fight what do fake viagra pills look like once hold the it inhalers for asthma where to buy it get my out natural original viagra puchase DIFFERENT while inches see... Fine primatene mist and this After variety with.
天以内。”这一系列的动作也让小米在服务上的姿态从过去的“三缄其口”变为如今的“底气十足”。

与苹果对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模式不同,小米更愿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这也就是为什么MIUI每周都有更新,以及在产品发布、硬件发布时小米会引入类似游戏和软件一样的公测版的原因。“我认为好产品需要大家一起来完成,而不是靠一个天才用闭门造车的方式来实现。我们想跟用户以交朋友的方式来相处,让他们说出自己真正的需求。我认为小米最大的 亮点就是发动了互联网的力量,跟他们联手一起做出一款大家喜欢的手机。”而这种研发模式同时也激励了用户的强烈认同感,产生相当大的营销影响力。

因为把眼光放在了服务上,小米对其核心产品——手机也有着与业界不同的理解。“我们并不把手机看做是一个纯粹的硬件,它实际上是一个移动终端,甚至是一个大号的QQ,我们是把它当作互联网产品来看的。一旦把它当成互联网产品,我们对它盈利的规划、商业模式的规划就不一样了。互联网产品的基础是规模化,一旦规模化了之后,用户就愿意为自己的便利付钱,所以硬件可以微利。但是当我们把模式化做大了以后,就可以通过硬件的增值或软件的服务找到一种正向的盈利模 式。”

“如果有一天我们失败了,无外乎就是没有了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小米盒子的发布当属小米在2012年最大的动作之一,雷军之前曾表示“小米一直在克制做很多产品的欲望”,而小米盒子的推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这种欲望的释放。 在手机市场尝到甜头的小米开始进军最近被炒得很热的“第二屏”的领域。从历史上看,在抢占客厅和电视屏幕的道路上,微软和苹果都未能成功,在国内,盛大的 陈天桥也曾折戟而归。虽然小米坚信小米盒子是“最发烧的手机配件”,但市场上依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甚至认为小米的举动会搅乱互联网电视行 业。

“一直以来,无论小米是做手机还是做小米盒子,其实都在坚持一个‘玩儿’的思想,为发烧友升级的过程就是一个‘玩儿’的过程。我们对小 米盒子的定义就是一个配件,你可以用它来播放视频、浏览图片、听音乐。它跟Apple TV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在功能的支持和玩法上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支持更多协议的投射、支持手机遥控等,我认为这些微创新才是这款产品真正的亮点。”

有人说小米在很多方面都在模仿苹果,对此黎万强并不否认,他认为苹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的确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小米对苹果最大的认同在于其在 产品上追求完美的精神。所以无论小米盒子未来的销售状况如何,小米在最初立志要打造“世界顶级手机”的宏大志愿都不会因此动摇。

谈到追求产品品质带来的好处,黎万强举了一个例子:“有人说我们很懂营销,但实际上我们在营销渠道上的投入非常少。面对用户,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营销而是服务、是产品。营销只是结 果,而不是路径,一切营销都要以服务和产品为出发点。我们相信好的产品是会说话的。如果有一天我们失败了,无外乎就是没有了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不是做了一次失败的营销。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相对活跃的互联网人群,传播链条很短,一旦有好产品出现就会在互联网上口口相传,所以今天你看到小米在很多方面的成 功都是口碑传播帮我们完成的。”

“没有米粉,小米走不到今天”

认识黎万强的人都知道,他 的办公室的书柜上挂着一块匾,匾额上面写着“因为米粉,所以小米”八个大字。互联网提升了小米产品运营的效率,拉近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但也让小米不 得不去面对更多挑剔的眼光。尽管如此,黎万强依然很感谢一直关注小米发展的用户,因为“批评也是一种关注”。这在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米粉文化”, 并且这种文化已经渗入到小米发展的方方面面。“简单地说,‘米粉文化’就是相信简单,而且要足够快。

小米走到今天,米粉文化带给公司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解了 ‘速度就是一种管理,坚持就是一种方向’的管理理念,很多时候只要在你选择的道路上坚持下去就能有所收获。对于米粉来说,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我们都要学 会去尊重他们。小米的核心产品都是靠用户来一起改进的,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超过500万米粉的支持。一路走来,如果没有米粉的支持,小米走不到今天。”

本文选自《程序员》杂志2012年12期,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market@csdn.net

《程序员》2012年杂志订阅送好礼活动火热进行中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