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是决定考生选择大学的基准,在填报志愿时,每个考生都想以最低的分数考入最好的大学,发挥分数的最大效能,即“把分数用足”。那么,以博弈论的观点,就是要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优化策略,使考生利益最大化。于是,准确地预测高校的调档线与报考的竞争程度就成为报考成功的关键。

在择校方面,了解学校分布,掌握自己排名段内的常选高校是进行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资源。本文为家长和学生准备了对高校和排名择校进行了大数据解读,欢迎分享进行浏览。

作者 | 小康康

责编 | 郭   芮

跨过三月,也就代表着距离高考季只有整整3个月了。想必众多的高考学子都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进行复习,毕竟,高考是大考,说是能改变部分人的命运也说不定。

然而,在高考复习之外,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对大学以及大学专业的了解。毕竟填报志愿可以说是“第二次高考”了,很多人就是因为填报志愿没有慎重,导致毕业之后就业难,不得不转专业,而选择低门槛的行业去就业。还有很多,只是冲着某大学的名声和“噱头”而报考该院校,而没有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院校,导致影响就业和深造的情况也是有的。

1998年-2018年,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实现了大跨度提升。2008年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近20年来的顶峰1050万人,而后连年下降至2013年的912万人。2013年后报名人数开始波动回升,2018年全国报名人数提升至975万人,比2017年增加35万人。全国普通本科招生数量不断上升,占本专科招生总数的比重超过50%。而今年,随着疫情的加大,就业的困难,高考的人数预计会再次增长。但不要因此感到惊慌,毕竟高考的主力人数相对固定,你所面临的竞争对手还是原来的那些人。

高考各个省份报名总人数:

省/市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河南 100万+↑ 98.3万↑ 86.3万↑ 82万↑ 77.2万↑ 72.4万↓ 71.63万↓ 80.5万↑
广东 76.8万↑ 75.8万↑ 75.7万↑ 73.3万↓ 75.4万↓ 75.6万↑ 72.7万↑ 69.2万↑
山东 55.99万↑ 59.2万↑ 58.3万↓ 60.2万↑ 69.61万↑ 55.8万↑ 50万↓ 51万↓
四川 65万↑ 62万↑ 58.3万↑ 57.13万 超57万 57.17万↑ 54万↑ 53.8万↑
河北 55.96万↑ 48.6万↑ 43.6万↑ 42.31万↑ 40.48万↓ 41.82万↓ 44.98万↓ 45.93万↓
安徽 51.3万↑ 49.9万 49.9万↓ 50.99万↓ 54.6万↑ 52.7万↑ 51.1万↑ 50.6万↓
湖南 50万↑ 45.2万↑ 41.1万↑ 40.16万↑ 38.99万↑ 37.8万↑ 37.3万↑ 35.2万↓
广西 46万↑ 40万↑ 36.5万↑ 33万余↑ 近31万↓ 31.5万↑ 29.8万↑ 28.5万↓
贵州 45.8万↑ 44.1万↑ 41.2万↑ 37.38万↑ 33.05万↑ 29.27万↑ 24.78万↓ 24.8万↑
江西 42.1万↑ 38万↑ 36.5万↑ 36.06万↑ 35.46万↑ 32.59万↑ 27.43万↑ 26.9万↓
湖北 38.4万↑ 37.4万↑ 36.2万↑ 36.14万↓ 36.84万↓ 40.27万↓ 43.8万↓ 45.7万↓
江苏 33.9万 33万 33万↓ 36.04万↓ 39.29万↓ 42.57万↓ 45.1万↓ 47.4万↓
云南 32.6万↑ 30万↑ 29.3万↑ 28万↑ 27.21万↑ 25.59万↑ 23.6万↑ 21万↓
陕西 32.59万↑ 31.9万 31.9万↓ 32.8万余↓ 34.4万↓ 35.3万↓ 36.65万↓ 37.53万↓
浙江 31.5万↑ 30.6万↑ 29.1万↓ 30.74万↓ 31.79万↑ 30.86万↓ 31.3万↓ 31.6万↑
山西 31.4万↑ 30.5万↓ 31.7万↓ 33.9万↓ 34.22万↑ 34.16万↓ 35.8万↓ 36.1万↑
重庆 26.4万↑ 25万↑ 24.7万↓ 24.88万↓ 25.54万↑ 25.06万↑ 23.5万↑ 23万↑
辽宁 24.4万↑ 18.5万↓ 20.8万↓ 21.82万↓ 22.51万↓ 23.9万↓ 25.4万↓ 25.6万↑
甘肃 21.8万↓ 27.3万↓ 28.5万↓ 29.6万余↓ 30.38万↑ 29.7万↑ 28.3万↓ 29.6↓
福建 20.78万↑ 20万↑ 18.8万↑ 17.5万↓ 18.93万↓ 25.5万 25.5万↑ 25万↓
内蒙古
19.5万↓ 19.8万↓ 20.11万↓ 18.4万↓ 18.8万↓ 19.3万↑ 18.95万↓
新疆
20.7万↑ 18.4万↑ 16.61万↑ 16.05万↓ 16.26万↑ 15.87万↑ 15.47万↑
黑龙江
16.9万↓ 18.8万↓ 19.7万↓ 19.8万↓ 20.4万↓ 20.8万↓ 21万↑
吉林
15万↑ 14.3万↓ 14.85万↓ 13.76万↓ 16.02万↑ 15.9万↓ 16.2万↓
宁夏 7.17万↑ 6.9万 6.9万 6.9万↑ 6.7万↑ 6.4万↑ 5.87万↓ 6.02万↑
海南 5.9万↑ 5.8万↑ 5.7万↓ 6.04万↓ 6.2万↑ 6.1万↑ 5.6万↑ 5.5万↑
北京 5.9万↓ 6.3万↑ 6万↓ 6.12万↓ 6.8万↓ 7.05万↓ 7.27万↓ 7.3万↓
青海 5.7万↑ 4.2万↓ 4.6万↑ 4.5万↑ 4.2万↑ 3.97万↓ 4.06万↑ 3.8万↓
天津 5.5万 5.5万↓ 5.7万↓ 约6万↓ 6.1万↓ 约6万 6.3万↓ 6.4万↓
上海
5万 5万+ 约5.1万 5.1万↓ 5.2万↓ 5.3万↓ 5.5万↓
西藏
2.5万↓ 2.8万↑ 2.4万↑ 2.1万↑ 1.96万↑ 1.89万↓ 1.9万↑

高考录取率:

年份 高考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率
2019 1031万

2018 975万 715万 73%
2017 940万 700万 74.46%
2016 940万 705万 75%
2015 942万 700万 74.3%
2014 939万 698万 74.3%
2013 912万 694万 76%
2012 915万 685万 75%
2011 933万 675万 72%
2010 946万 657万 69%
2009 1020万 629万 62%
2008 1050万 599万 57%
2007 1010万 566万 56%
2006 950万 546万 57%
2005 877万 504万 57%
2004 729万 447万 61%
2003 613万 382万 62%
2002 510万 320万 63%
2001 454万 268万 59%
2000 375万 221万 59%
1999 288万 160万 56%
1998 320万 108万 34%
1997 278万 100万 36%
1996 241万 97万 40%
1995 253万 93万 37%
1994 251万 90万 36%
1993 286万 98万 34%
1992 303万 75万 25%
1991 296万 62万 21%
1990 283万 61万 22%
1989 266万 60万 23%
1988 272万 67万 25%
1987 228万 62万 27%
1986 191万 57万 30%
1985 176万 62万 35%
1984 164万 48万 29%
1983 167万 39万 23%
1982 187万 32万 17%
1981 259万 28万 11%
1980 333万 28万 8%
1979 468万 28万 6%
1978 610万 40.2万 7%
1977 570万 27万 5%

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海量大数据下,高考院校分布与各个省份排名10000-20000名的学生,会选择哪些高校就读。

各个省的高校层级分布比例分析

2020高考各省、市也即将陆续展开。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一所重点本科,考生们辛辛苦苦读书数十载也想进入一个更好的大学继续深造。在中国很多学生都想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学习。目前我国有39所“985工程”高校,116所“211工程院校”。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全国116所“211工程”大学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有些同学想在家门口上学,有些同学想去异地他乡上学,看看你们省有几所“211工程大学”。

985工程大学:

985工程是指“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是教育行政部门资金投入最多、各项政策最优惠的大学。

进入“985工程”的39所高校,分布于我国的18个地市,其中北京拥有8所985院校,排名第一;上海拥有4所985院校,紧随其后;而陕西、湖南则以拥有3所985院校,位居第三;江苏、山东、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和广东各拥有2所,排名第四;剩下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安徽、重庆、福建各拥有1所985院校。

211工程大学: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北京26所,江苏11所,上海10所,陕西8所,湖北7所,四川5所,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各4所,天津、吉林、安徽、山东各3所,重庆、河北、新疆各两所,其他省份各1所。

这里,通过两段Sql查询结果:

(1) sql = "SELECT location FROM tbl_university group by location having location is not null and ORDER BY COUNT(*) DESC"
(2) sql = "SELECT universityname,location,f985,f211 FROM tbl_university where location='{}'".format(location)

结合Pyecharts进行堆叠的柱状图绘制,这里我们采用的是Pyecharts最新版,其接口和1.0版本相差很大,大家可以学习一下新版的写法。    

bar = Bar()
bar.js_host=" https://cdn.staticfile.org/echarts/4.3.0/"
bar.add_xaxis(locations)
bar.add_yaxis("985", n985list,stack=['985'])
bar.add_yaxis("211", n211list,stack=['985'])
bar.add_yaxis("双非", nshuangfeilist,stack=['985'])
#增加倾斜 以便中文完全显示
bar.set_global_opts(xaxis_opts=opts.AxisOpts(axislabel_opts={"rotate":45}))
bar.set_global_opts(title_opts=opts.TitleOpts(title="各个省的高校层级分布比例分析"))
bar.render()

可以看出北京的“211工程”大学数量最多,达到26所,不愧是教育重地,其次数量比较多的是江苏有11所,上海有10所、陕西有8所、湖北有7所、四川有5所。每个省份的高校数量差距很大,高考人数差距更大,但是很多高考大省却只有1所“211工程”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导致了上学难问题日益突出,很多考生可能因为没上一所好大学,人生轨迹都会发生改变,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由于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北京、上海等地一本录取率非常高。像河南、河北等地考个好大学真不容易。

以下是个省份中985/211院校名单,希望对大家在择校方面有帮助。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山东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浙江

重庆

各省高考排名1万-2万名的同学,一般都会上什么学校?

全国普通本科招生数量不断上升,占本专科招生总数的比重超过50%,正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跨越。

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2008-2018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数量不断上升,且占本专科招生总数的比重超过50%,而普通专科招生数量波动上升。2018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数量为422万人,占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791万人的53.4%,全国普通专科招生数量为369万人,占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的46.6%。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预计会再次上升,也是大家把握高考机会的最佳时间。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难度,一直是一个撕扯严重的问题。但是周围的人讲什么地方考试难,大部分人都是以主观体验或者单一指标来讲的,比如周围学霸如何多,考试分数如何高,每天学习如何晚,主观体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会出现撕许久,撕不出结论的情况。其实中国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即同省份内每个人的高考的成绩,是可以直接比对的,这样,对“好”的评价,就变得很公平,而基本上,大学的排名,也很大程度上符合高考分数,“更好的大学”一般对应“更高的高考录取分数”。这样一来,高考也就有一个好处,就是最终评价指标是一维且线性的。

笔者针对全国各省市排名10000-20000名的学生志愿填报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发现在这个排名段内的学生所填报的高校往往具有相似性。

select GROUP_CONCAT(universityname),user_location  from tbl_admission_by_rank where user_rank = 12000 GROUP BY user_location

为了更方便的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我们采用Pyecharts进行词云的开发。

Python的代码如下所示:

rankrs = get_university_admission_group_by_location_and_rank('山东')
wd = WordCloud(init_opts=opts.InitOpts({"width":"3600px","height":"1800px","page_title":"10000-20000名的学生高考去向"}))
wd.add('山东',rankrs )
wd.render()

在这里,我们对北上广安徽河南五大区域的学生,进行了择校分析,词云图如下。

北京:

上海:

安徽:

河南:

广东:

山东:

通过上述的词云图,我们可以看到10000-20000的学生,主力选择学校为中层985与大多数211,而排名稍微偏后的学生则主要以双非类高校和二本高校志愿填报为主。

志愿填报方法

志愿填报分为大致分为提前批(军校或者艺体生)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录取原则大致相同,学生填报志愿后,先按第一个志愿依次审核。若达到学校的最低投档线,学校会将学生档案提走进行审核,看是否符合所选的专业分数线,若符合,即被此学校的此专业录取。若不符合,看下一个专业志愿,若六个专业线都没达到,看学生是否选择志愿服从,若服从,学校会将学生调剂到其他专业,若未服从,此批次作废,审核下一批次。比如,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为680,文学类专业线为689,学生的分数为688,选择了清华文学类专业,又没服从调剂。那么这位学生就是所谓的滑档,只能上个二本或复读。

高考除了尽力取得高分外,更重要的是志愿填报,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1. 考生志愿填报问题突出

在大学品牌、地理位置、专业学科、就业前景、分数线的把控上,考生往往面临艰难选择,在做出最终决定前,需要搜集大量相关信息。

2. 高考志愿填报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出于对个人发展方向的考虑,越来越多的考生会在志愿填报时听取父母、老师的指导建议,并关注媒体就志愿填报展开的问题讨论,志愿填报已成为考生高考成绩出炉后不得不面临的首要问题。

3. 高新技术行业或成为未来考生报考的重点方向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类社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人才的缺口正逐步扩大,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区块链等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前景可期,这些行业未来或将成为考生新的选择。

4. 志愿填报付费咨询的价格水涨船高,80%家长已经开始预约明年的有偿咨询服务

目前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的服务费在上千至上万元不等,但目前该行业门槛较低,整个志愿填报付费咨询的市场处于一种鱼龙混杂的状态,家长需要提前做足功课才能避免上当。年少有为小帮手免费为大家提供人工智能高考志愿填报工具。

5. 中国内陆地区高校创业氛围不逊沿海发达地区

考生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方面,在中国内陆地区,如湖北、陕西、四川等地氛围浓厚,不逊于沿海发达地区。因此,有自主创业计划的考生,可以在志愿填报时考虑湖北、四川、陕西等内陆地区的高等院校。

6. 双一流大学对考生未来的发展帮助极大

双一流大学能提供给考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世界500企业趋于分布在双一流大学密集的地区,因此考生想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空间,选择双一流大学是最佳方案。

志愿填报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情,掌握大量的数据有助于科学填报,所以同学们家长们在这段时间里可以积极的去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向老师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争取为自己选择一所好的大学以及好的专业。

【End】

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下,在人员复杂、流动量大地方的出入口处都设置了无接触式无感红外人体测温系统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无感人体测温系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高精准的无感人体测温系统的核心技术武器是什么?对于开发者们来说,大家应该了解哪些技术

今晚8点多场景疫情防控:解读云边端联动下的全栈 AI 技术应用

推荐阅读 

独家揭秘阿里自研飞天操作系统洛神平台如何支撑起 2684 亿全球大促!| 问底中国 IT 技术演进

微信回应钉钉健康码无法访问;谷歌取消年度 I/O 开发者大会;微软公布 Visual Studio 最新路线图 | 极客头条

为什么说Transformer就是图神经网络?

我在武汉卖手机

必看!Spark 进阶之路之「SparkSQL」入门概述 | 博文精选

比特币归谁所有?有人通过分析区块链数据集找到答案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认真当成了喜欢

Logo

20年前,《新程序员》创刊时,我们的心愿是全面关注程序员成长,中国将拥有新一代世界级的程序员。2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使命:助力中国IT技术人成长,成就一亿技术人!

更多推荐